在白血病治疗中,不少患者及家属认为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根治疾病的手段,进而不惜一切代价寻求移植机会。这种认知误区不仅可能增加不必要的风险,还可能错过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扫码了解详情
虽然骨髓移植确实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于低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亚型,通过规范的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往往能获得较高的治愈率,通常无需将骨髓移植作为首选方案。而对于高危型白血病、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或经化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建议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骨髓移植这一治疗选项。
需要明确的是,骨髓移植存在诸多限制与风险。其配型成功难度大,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全相合的概率也极低;非血缘配型成功率更低,等待合适供体的过程可能延误治疗时机。而且,移植费用高昂,从配型到术后抗排异治疗,费用常达数十万元,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术后还可能出现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会因并发症危及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白血病治疗手段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维奈克拉等,能精准杀灭白血病细胞,副作用远小于传统化疗;免疫治疗中的CAR-T细胞疗法,对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疗效显著;联合化疗方案的优化,也大幅提高了治愈率,为患者提供了多重选择。
不过,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量。医生会根据白血病亚型、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疾病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低危患者优先考虑化疗联合靶向治疗;高危或复发患者需再评估骨髓移植的可行性。患者及家属应理性看待骨髓移植,避免盲目追求“根治”而忽视潜在风险。唯有通过科学评估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才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