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羽婕/文
摄影/黄羽婕 王辛泰
9月22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浞水镇河坝村迎来一场特殊的“健康约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联合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及当地志愿者等40余人组成的团队,正式开启在该村的第2年研究。
此次研究既是国家重点口腔医学科研项目的扎实推进,更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口腔健康理念能切实在基层扎根,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到专业的口腔健康服务,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更为助力乡村振兴、守护基层群众健康写下温暖的一笔。
调查研究工作开始前,卫生室外的移动诊疗车与移动CT车已准备就绪
调查研究工作开始前,京黔两地的专家、博士生、研究生、志愿者们召开动员会,现场分工启动调研
活动现场,村民排队登记,领取检查转单
“麻烦您来填一下问卷,平时喜欢吃酸的还是甜的呀?”镇卫生院门前,志愿者们正热情招呼着村民填写问卷调查
“您放松些,张开嘴,我们这样采集才能获取到准确的唾液样本………”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护士长 王健民正教村民如何正确使用唾液采集器
排队等待就诊的村民
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医生杨兵兵为前来就诊的村民做口腔CT,“来,别紧张,我们帮您拍张CT,一会儿就好”
采血现场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医师 黄振为村民进行口腔3D扫描检查口
口腔3D扫描检查口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医师 张勇正在做龈下菌斑提取
“选择河坝村这样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是因为这里的人员相对稳定,口腔保健措施不到位。”栾庆先教授表示,通过牙周病自然史研究,结合生物样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望清晰揭示牙周病的进展规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牙周病防治方案更加切实可行,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基层群众。”
移动诊疗车上,工作正有序开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副主任医师 薛绯正在采集样本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博士研究生娄聪聪、于晨浩在离心机前处理样本
样本采集完毕,加干冰打包后,即刻发快递奔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