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黄羽婕/文
“当高原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若尔盖广袤的土地上,我握着听诊器的手心仍留着昨夜的寒意。”
回顾“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若尔盖县)大型医疗公益活动,红二连的义诊小分队从若尔盖县医院到阿西镇、求吉乡、嫩哇乡,他们用专业与热忱,为藏族同胞驱散病痛和阴霾,在圣洁的草原上,书写下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名叫“健康与守护”的故事。
医生手记(一)
车辆尚未停稳,透着车窗,目光所及皆是排起蜿蜒队伍的藏族同胞。顾不得从30°C到0°C的转变,医疗团队的每个人都紧张有序地寻找着自己的岗位。
作为“同心·共铸中国心”医疗队唯一的中医妇科医生,我面前小木桌上摆着的简易处方在寒风中沙沙作响。
“菩萨医生”卓玛用生硬的汉语说:“我总发烧,太难受了,您快救救我。”她抬起袖袍,指着脖颈,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排除外感、结核等疾病后,我结合卓玛潮热汗出、心烦失眠等症状,诊断其为绝经综合征,随即开具处方并详细叮嘱注意事项。抬眸时惊觉队伍中此起彼伏的低语:“原来如此.…”“我也是…”像涟漪般在空气中漾开。
小阿措是先心病合并唇腭裂术后的患者,这个六岁的小男孩躲在“爸爸”的身后,目光怯懦、体形瘦小。
“爸爸”说:“娃娃总感冒,感冒后就一直咳嗽不见好,现在又肺炎了,您给治治。”舌红苔薄、寸数关细,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减清肺祛痰、理气和中。开好处方之后,我告诉“爸爸”,孩子最重要的是日常调护,七分饱三分寒,务必少喝饮料,避免肉食过饱,之后又教给他简单的捏脊手法。
看着“爸爸”那朴实、关切的眼神,我由衷说了一句:“爸爸真好,没放弃孩子。”
“我是爷爷……”“爸爸”笑着说。那一瞬间,惊愕、诧异、感动,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最感慨的是当地的公共卫生事业,当我问她们有没有查过宫颈,听没听过两癌筛查,她们点了点头!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若尔盖,妇女同胞们依旧能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和政策,我从内心里感恩祖国的伟大和富强!
今天是返程后第一天,坐在玻璃幕墙的城市医院办公室里,我仍会想起高原上那些渴望的眼睛。医学的本质或许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在不同海拔上都能扎根的、带着温度的信念。就像我们留在牧区的那些药品和健康知识,它们将在未来岁月里持续升温,发出比诵经声更质朴的生命回响。
2025年5月22日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亚娟医生
医生手记(二)
非常荣幸能参加“同心·共筑中国心”公益医疗活动,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我们医疗队用听诊器、药品、健康知识搭建起民族团结的桥梁。
清晨的义诊现场总排着蜿蜒长队,藏族阿妈阿爸们蹒跚着脚步来到现场默默等候,他们澄澈的眼神里盛满期待。很多患风湿性关节炎的老牧民,在获得他们想要的药物时露出淳朴的笑容,我读懂了这笑容里的信任与托付。
高原反应引发的头痛未曾停歇,但看到藏族同胞拿着处方和药物时的欣喜,所有不适都化作前行的动力。更感动于很多医生的坚守,他们每年响应志愿服务的号召投身到公益服务中去,不喊苦、不喊累,唯有坚守!这份雪域高原上的温暖记忆,将永远照亮我的前行之路。
2025年5月22日
北京市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萌医生
医生手记(三)
2025年5月15日,我来到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呼吸着来自3500米高原的空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援藏健康义诊活动,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援助行动,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作为一名护士和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带着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投身活动中,而这片土地给予我的感动与震撼,远远超出了预期。
义诊现场,在测量血压时,我发现许多藏族同胞因长期的高原生活和饮食习惯,高血压问题非常普遍。
一位皮肤黝黑、脸上布满高原红的阿姨,血压180/105mmHg,我问她以前测过吗?高不高?她冲我点头,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高,以前也高。”我问她吃降压了吗?她说没吃,我叮嘱她赶紧服用降压药物,不然很危险!一边比划一边给她讲解高血压的危害、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和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最后她对我点头说:“少吃盐,吃药”,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普及健康知识在这片土地上的迫切性,也深感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健康宣教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让我意识到简单的医学知识传递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当她们对我微笑或者说着不太流利的“谢谢”时,我真切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每一次讲解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健康观念。
发药环节同样意义非凡。当我每一次接过处方,按医嘱将药品一一递到患者手中时,那温暖而信任的眼神,让我深感荣幸和开心,因为这对于她们来说,就是缓解病痛的希望。
除了义诊点的工作,入户慰问让我走进了藏族同胞最真实的生活。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老人的家属热情地为我们献上哈达。我们耐心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给她们送去了生活用品和常用药物,这一刻我明白,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帮助,更是跨越地域与民族的温暖。
在若尔盖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援藏义诊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每当看到藏族同胞们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同胞,都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使命,我们不仅要在城市中守护居民健康,更应将这份责任延伸到更需要的地方。
援藏义诊之旅,是一场用爱与专业浇灌生命之花的旅程。
它让我看到了藏族同胞对健康的渴望;它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未来,我将带着这段珍贵的经历,继续在工作中发光发热,同时,也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健康志愿工作中。
2025年5月22日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赵松利
医生手记(四)
参与2025年“同心·共铸中国心”若尔盖医疗公益活动,是一场心灵的震撼之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看到当地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他们面对疾病时的坚强。
我们走村入户,为村民们义诊、送药、普及健康知识。每当看到他们因得到帮助而展露的笑容,我都深刻体会到公益的力量。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在艰苦环境中开展工作,更让我懂得医者仁心的真谛。未来,我会继续投身公益,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与希望。
2025年5月22日
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钮忠波医生
红二连小分队义诊巡诊精彩回顾:
在中医科诊疗室排队等待的民众
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李建国为患者听诊
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骨科医生周育松为老人看诊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宫站妇科医生朱青芬为患者开方
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医生高文义为民众分配药物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医科医生郑颖楠为患者量血压
红二连小分队为民众分药
红二连小分队展示荣誉证书
审核:姜峰 刘子婷
评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