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09:29 编辑:李硕然 [发表证书]
字号: A+ A-

融媒体记者 鞠姣/文

“这脊柱弯得像拧麻花,目测至少60度!”朝阳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医生刘宇飞接诊了一位15岁的脊柱侧弯患者,一般来说侧弯Cobb角超过45度就可以手术,而他早已达到了手术指征。


图片


这是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义诊现场发生的故事。5月16日起,“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大型健康公益活动陆续开启。由首都医疗单位为主的红七团医务志愿者奔赴阿坝州壤塘县开展义诊和科普宣传。仅仅在县城广场,一天就接诊了882例患者。

这位脊柱侧弯的男孩是刘宇飞接诊的典型病例。他5岁就开始出现脊柱侧弯的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就没再过多干预。尽管男孩的后背弯得像麻花,但他好像并没有特别地在意。他在义诊的县城广场跑跑跳跳,没有对病症的丝毫畏惧。

“现在目测脊柱侧弯Cobb角超60度,即使目前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身高的增长,如果不及时治疗,脊柱畸形会更加严重,将来活动可能会严重受限,影响外观和日常生活,最严重的是影响心肺功能,危害人体多个系统。男孩目前的年龄段正处于黄金干预期。”想到这些,刘宇飞立即向一同前来义诊的朝阳区中医医院院长陈焜建议,将该病例上报给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

据了解,脊柱侧弯的手术成功率较高。自2008年发起活动以来,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已经帮助脊柱侧弯、脑瘫、唇腭裂、白内障等患者近万名。医务志愿者上报后,后续或可免费接受北京专家的治疗。


图片


刘宇飞所在的朝阳区中医医院,在骨科治疗方面更强调将中医和西医结合。从门诊到病房,中医特色已经深入到骨病治疗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这次义诊,他们一遍遍耐心地跟患者讲解,力争把“中医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送进藏区。

这次义诊也暴露了当地骨科疾病防控的诸多挑战。医生们发现前来就诊的骨科疾病患者中,大骨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症较为多见。这些患者普遍缺乏相关检查意识,往往有病就扛着,既不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也没有及时就诊的习惯,许多人都是拖了很久才来就医。部分患者即便骨科疾病已十分严重,仍坚持负重工作,既不注重关节保护保暖,更不用说功能康复训练。此类健康意识的缺位,使得疾病预防与早期干预难以落实。

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问题,陈焜指出,我们很难改变四五十岁人群的健康观念和习惯,只能把关口前移,从娃娃抓起。对此,他建议走进中小学开展断层式培训,例如针对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学生,普及关节炎、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健康知识,帮助他们从小建立健康防护意识。同时,结合当地多发疾病开展科普宣教,编制包含专家共识的健康宣教手册,明确牵头部门,将预防作为核心,着重在饮食、生活习惯、保暖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构建起提升健康素养的系统性工程。

审核:姜峰 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