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硬组织的疾病称为牙体病,广义的牙体病也包括牙髓病。牙体牙髓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病因和分类对于口腔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牙体牙髓病的病因
牙体牙髓病的病因种类繁多,常见的引发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细菌感染。牙体牙髓炎的主要病因为龋病。龋病基本发病过程是口腔微生物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生物膜。口腔中的微生物吸附在牙齿表面后,利用糖类食物进行代谢并产生酸性物质,然后在牙齿表面堆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作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釉质,导致最外层的釉质溶解,同时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最终形成牙齿表面的龋洞。龋洞一旦形成,是无法自行恢复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齿疾病会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牙髓受损,引发牙髓炎等严重并发症。(2)牙体磨损。牙体磨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咀嚼磨损、磨牙症、咬合过紧等,这些因素会加重牙体的磨损情况。当牙齿表面磨损严重,牙切缘变短时,牙本质甚至牙髓可能会暴露出来,引起临床症状的明显表现。同时,牙体磨损的程度与食物的摩擦力、个体年龄以及咀嚼力之间存在正比关系,这也会影响牙体磨损的严重程度。(3)楔状缺损。引起楔状缺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种。首先,不良的刷牙习惯是引起楔状缺损的重要因素之一。横向刷牙的动作粗暴,类似于拉锯一般,会在牙齿颈部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牙齿组织逐渐磨损形成缺损。其次是牙齿结构问题。牙颈部是一个应力集中区域,相对较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损伤。如果牙齿本身存在结构缺陷或者受到外力冲击,就会增加出现楔状缺损的风险。最后,反酸情况也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形成楔状缺损。酸性食物或饮料会降低口腔的pH值,使口腔环境变得酸性,进而促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溶解,引发牙齿酸蚀破坏。长期暴露在酸性环境中的牙齿容易出现楔状缺损,加剧牙齿组织的磨损。(4)口腔牙齿卫生差。龋病和牙髓病等诱发原因主要是与口腔微生物、食物,尤其是糖类的种类、进食频率和摄入量有关。微生物是导致龋病和牙髓病的主要元凶之一,它们在口腔中繁殖生长,形成牙菌斑,进而破坏牙齿组织。食物中的糖类是微生物的主要营养来源,特别是易被微生物利用的简单糖类,如葡萄糖和果糖等,其摄入量、种类和进食频率都会影响口腔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影响龋病的发生。
二、牙体牙髓病的分类
牙体牙髓病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1)慢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患者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暴露于冷热温度刺激后出现牙痛的症状,有时会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在咬合过程中可能感到不适,在叩击牙齿时也可能感到不适。此外,患牙会有大量牙石的形成。(2)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有慢性牙髓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发作的症状,表现为近期突然发作的剧烈自发性疼痛,疼痛部位难以明确定位,有时可能会放射至其他部位,且在接受冷热刺激后疼痛会加剧。(3)急性牙髓炎。多发生于意外创伤或近期牙体手术后,主要表现为剧烈自发性痛。特点包括主要有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间歇性,随后逐渐加剧转变为持续性剧痛。疼痛通常在夜间加剧,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与困扰。检查患者时常可观察到患牙已经穿透髓腔,探痛明显。(4)牙髓部分坏死。除了存在牙髓炎症之外,经过穿髓和开髓检查后发现,灌水测试显示牙髓已经失去活力,但根尖周围的神经仍然保持一定的活力。(5)牙髓全部坏死。可能伴有牙髓炎或外伤史,没有探诊疼痛没有叩痛,而且即使存在较深的龋洞或者有深的牙周袋,进行探诊时也没有什么感觉。在牙髓活力测验时,牙齿无反应,热水检测结果显示牙髓已完全失去活力。牙髓坏死在钻牙时也没有疼痛感,钻开以后,牙齿内部会出现腐臭味,并且有可能会有轻微的脓液。
综上所述,牙体牙髓病的病因和分类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深入地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谢晓晓/文
评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