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肝火旺盛,很多人都会选择泡菊花茶降火。中医认为,菊花入肝经,其味甘苦,性平,具有清热祛风、平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缓解视力疲劳、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因此,菊花确实有清火作用,对于头面的火热病症会有一些治疗作用。
《神农本草经》认为:“久饮菊花茶,能够利血气,使身体轻盈,能耐老而延寿”,又云:白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但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泡饮有讲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同菊花有不同功效
野菊:野菊花,花朵较小,花蕊黄色较深。凉性更多一些,清热解毒泻火的力量更强一些,可以缓解细菌性感染引起的上火症状。有效地缓解口舌生疮、牙痛和口臭等症状。但由于野菊寒性较大,为避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建议少喝野菊花。
雪菊:雪菊花瓣比较小,而且是属于深黄色,花心是以棕红色、深棕色为主,汤色发红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亦称为血菊。雪菊味道上比较甘甜,沏出的汤色是红色,有降压、降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血凝以及抗疲劳的作用。雪菊不仅具有清火的功效,还有很好的降三高的作用,是适合中老年人饮用的一种菊花茶。
杭菊:杭菊主要是以浙江省桐乡市产的菊花为主,杭白菊花朵瓣宽,颜色上是以白色或黄白色为主,花的中心是黄色,所以分杭白菊和杭黄菊。杭菊有清热利咽、散风清热的效果。因此,若有咽喉不适,适当喝些杭菊茶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贡菊:也被称为黄山贡菊,在古代,这种菊花是作为贡品献给皇室饮用的,故得名“贡菊”。贡菊花朵呈雪白色,花蒂为绿色,冲泡后的茶水也是绿色。贡菊茶具有较好的明目效果,适合常用电脑、眼睛容易疲劳的人群饮用。
滁菊:因盛产于安徽滁州而得名,由于花蕊金黄,花瓣却晶莹玉白,又被称为白菊。滁菊偏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菊花如何巧搭配
菊花+枸杞:枸杞菊花茶,是在菊花茶中加入枸杞而泡出来的茶,因为两种都是护眼的药材,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或眼干涩症状。该茶还可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并对胸闷、心悸、气急、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有明显效果。可取菊花、枸杞子适量,放入茶壶,加入热开水,3~5分钟后便可饮用。
菊花+山楂:菊花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利尿止痛的作用,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山楂助消,化淤滞,能消除油腻,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又能扩张血管,有较持续的降压效果。所以脂肪肝患者和血脂高的人群,可以用山楂加菊花泡水喝,有健脾,消食,清热,降脂的功效。
决明子+菊花:很多中老年朋友都饱受便秘的困扰,大多与体内有火,津液不足有关。对于轻微便秘人群,可以在菊花茶中加些决明子来达到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但是由于菊花性寒,所以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不宜经常饮用。
桑叶+菊花: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与菊花搭配对高血压患者有辅助降压的作用,高血压高危人群(脾气急、生活不规律、血脂偏高、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的人)也可作预防之用。取菊花10克、桑叶5克、龙井茶10克热水冲泡代茶饮。
蜂蜜+菊花:蜂蜜,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燥干咳,肺虚久咳,肠燥便秘等。与菊花搭配后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润肠止燥、防止便秘。适用于肝火旺、便秘、久坐、用眼疲劳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寒,虚寒体质、容易腹泻的人群不宜经常饮用菊花茶,血压低的人群也不宜饮用。另外,与泡茶一样,菊花茶也不宜过夜,特别是天气较热时,过夜的菊花茶容易变质。
评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