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22:39 编辑:超级管理员 [发表证书]
字号: A+ A-

在农村的路边、沟边,随处都能看到一种野菜,叶片呈细长状,开黄色的花朵,这种菜叫做苦菜。很多人也将苦菜称为败酱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它药性苦寒,能够清热、解毒凉血,对黄疸、阑尾炎、肺结核还有各种肠胃炎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记载,称“荼”、“芑”,常生长于路边、农田、山坡、荒地等。苦菜采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及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而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苦菜一般在5~7月采摘幼苗及嫩茎叶,可凉拌、炒食、煲汤、拌面蒸食或做馅,也可晒干菜、腌咸菜、速冻菜等。无论是新鲜幼嫩苗还是苦菜干品,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膳食纤维、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丰富的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绿色野生蔬菜之一。

但需要注意,中药的败酱草与苦菜还是有区别的。中药败酱草主要分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夏、秋季采收,全草入药。

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证类本草》将宋以前本草对败酱草的形态描述进行摘录:“多生岗岭之间,叶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唐本草》:“生江夏川谷,花黄根紫色,似柴胡,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败酱草市场来源比较复杂,各省多用习用品较多。国家药典来源为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干燥全草,二者均有败酱气同等入药。